1934年10月,中国工农红军开始了人类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军事壮举——长征。长征的起因是红军第五次反“围剿”作战失败,不得不退出南方根据地,进行战略转移。
长征的艰难启程充满了挑战。红军战士们面对的是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,他们必须在装备落后、补给不足的情况下,穿越重重封锁线。长征初期,红军队伍庞大,行动迟缓,加之指挥层决策失误,导致红军损失惨重。在湘江战役中,红军伤亡过半,被迫进行大规模的轻装和改编,以适应更为艰难的行军条件。
然而,长征不仅仅是一次战略转移,更是一次争取生存和胜利的斗争。在遵义会议上,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,这一转折点为红军长征的胜利奠定了基础。红军在此后采取了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,四渡赤水、巧渡金沙江、强渡大渡河等一系列战役,成功摆脱了国民党军队的追击。
红军长征的胜利会师是这场伟大征途的高潮。1935年10月,红一方面军抵达陕北,与陕北红军会师。1936年10月,红二、四方面军相继到达,三大主力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,标志着红军长征的胜利结束。长征的胜利,不仅保存了中国革命的火种,也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红军长征的艰难启程与胜利会师,是中国革命历程中的重要篇章。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战士不屈不挠、敢于斗争的精神,展现了中国人民追求自由和解放的坚定意志。长征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,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断前进。